兒童常見 3種流行性疾病
第1種:手足口病可否預防?
家長問:「兒子今年4歲,較早前去了波波池玩,之後雙手和腳板都起了水泡,並出現喉嚨發炎及發燒情況,最後確診為手足口病。過了兩星期左右,他的病情慢慢好轉。請問手足口病通常會怎樣感染?甚麼時期是高峰期?將來會不會再復發?而手足口病可否預防?」
專家解答:
高峰期為初夏至秋季
手足口病通常是由腸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。關日華醫生表示,手足口病的高峰期一般由初夏至秋季,亦有機會於冬季出現小高峰。大部份患者病徵輕微,並會在7至10天內自行痊癒。病發初期通常會出現發燒、食慾不振、疲倦和喉嚨痛。發燒後1至2天,口腔會出現疼痛的水泡,這些水泡初時呈細小的紅點,然後會形成潰瘍。潰瘍通常位於舌頭、牙肉,以及口腔兩腮內側。
傳播方式多樣
手足口病傳播方式多樣,以通過人群密切接觸傳播為主。病毒可通過唾液、疱疹液及糞便等污染手、手帕、玩具、食具、奶具及床上用品等,引起間接接觸傳播。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過飛沫傳播;如接觸被病毒污染的水源,亦可經水感染。現時並沒有藥物治療手足口病。患者應多喝水和有充足休息,同時亦可用藥物治療徵狀,以紓緩發燒和口腔潰瘍引致的痛楚。
專家寄語:注意個人及環境衞生
「小朋友應保持良好的個人及環境衞生,尤其是在接觸鼻和口前、進食及處理食物前、接觸水泡後、如廁後,需要用清水及梘液洗手。由於現時並沒有藥物治療手足口病,患者應多喝水和有充足休息,同時亦可用藥物治療徵狀,以紓緩發燒和口腔潰瘍引致的痛楚。」
第2種:怎樣分辨感冒和流感?
家長問:「我女兒放學回家便開始流鼻水,然後到晚上開始發燒。第二日早上,我帶她去看醫生,醫生說是普通傷風。她一直都有吃藥,但仍然反反覆覆地發燒,直到凌晨時份竟然燒至40度,便立即到醫院。醫院為女兒作流感測試,最後才能證實患上流感,醫生開了特敏福藥給她。我在網上看特敏福這種藥有很多副作用,患流感是否一定要吃特敏福?」
專家解答:
分辨感冒和流感
流感病毒潛伏期通常是1至3日,通常都要經醫生作臨床診斷,檢查患者有否出現以下較常見的症狀,包括發熱,通常是高燒、頭痛、極度疲累、喉嚨痛、流鼻涕或鼻塞、肌肉痛、肚瀉及嘔吐等。而普通感冒的徵狀通常較輕微,包括流鼻涕或鼻塞、喉癢或痛、打噴嚏、咳嗽、乏力、輕微的身體疼痛或有輕度頭痛、低燒。
特敏福有乜副作用?
特敏福主要副作用包括噁心、嘔吐。但關日華醫生表示,其實特敏福只對以下3類人士有效,包括:兒童少於2歲、早產嬰、身體患有嚴重疾病,如腦部發育遲緩、內分泌失調等;而對一般健康的小朋友來說,則幫助不大。由於流感主要由病毒引起,服用抗生素並無療效。除非出現細菌感染的併發症,否則毋須服食抗生素。
專家寄語:接種流感疫苗
「建議家長在流感季節前替子女接種流感疫苗,能減輕發病時病情及防止併發症。接種疫苗後約2周,身體內會逐漸產生抗體,能預防病毒感染。因季節性流感病毒株可能不時改變,疫苗的成份需每年更新,流感疫苗有效期約1年,市民應每年注射一次,每年秋季是最佳接種時份。」
第3種:為甚麼會患腸胃炎?
家長問:「兒子今年1歲,傍晚突然拉了好幾次肚子,晚上更開始發燒,我覺得狀況不對勁,於是便帶他看醫生,檢查後診斷為腸胃炎。究竟腸胃炎會有甚麼症狀?因為患腸胃炎,BB的屁股被抹至紅腫,可如何紓緩不適呢?」
專家解答:
腸胃炎分為兩種
腸胃炎分為兩種,第一種由病毒所引致,稱為病毒性腸胃炎,較常見於天氣較涼的季節;病毒性腸胃炎可由多種病毒引致,最常見的是諾如病毒和輪狀病毒。第二種為細菌性腸胃炎,最常見的是沙門士菌,較常於夏天出現。
屁股紅腫點算好?
小朋友腸胃炎期間,經常會腹瀉,由於排泄物帶酸性,使肛門周圍的皮膚容易紅損,所以家長應注意保持孩子臀部皮膚的清潔乾爽,要經常換片,大小便後用水清潔,和輕輕抹乾臀部。有需要時,可為孩子塗上如凡士林保護性藥膏,或塗一些含鹼性的藥膏。
專家寄語:小心出現脫水現象
「小朋友患腸胃炎期間,家長需評估他們身體內的水份是否足夠,透過觀察活動能力和小便的份量,藉以觀察是否出現脫水現象。而在孩子生病期間,建議進食較易吸收的食物和飲料,以補充失去的體力和水份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