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招教你 點同仔女解釋政治事件
第1招:保持中立與客觀態度
父母和子女可能對於同一事件的看法各有不同,潘德提醒家長,與孩子分享時要注意情緒,避免讓幼兒產生不安或恐懼。家長講述事件時,也不宜帶有私人情緒,因父母的責任是要讓孩子能夠作出全面分析,故無論父母的立場在哪一方,都要持平地分析雙方角度。因此,家長宜在解說時保持開放和接納的態度,應客觀地描述事實,並以中立的態度,從不同角度去分析事件,鼓勵幼兒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,協助他們找出自己的立場,解答他們的疑問,作有意義的交流。
第2招:停止接收相關資訊
由於幼兒的能力是難以理解太抽象的命題,例如公義、武力合法化等字眼,故當初小階段的子女問及示威事件,家長宜用說話或文字講解,不宜讓幼童及初小階段子女,目睹活生生的暴力影片,包括示威者用鐵通或磚頭攻擊,或警察的暴力畫面。但如子女對事件的畫面及圖片已有不安反應,出現情緒不穩、焦慮和發噩夢的情況,代表小朋友的身體已負荷不到負面的資訊和畫面。潘德表示,此時家長應立即暫時停止接收相關的信息,讓小朋友和資訊隔離。即使家長想留意事態發展,可以在親子以外的時間,選擇用電視以外的途徑去接收。家長亦要留意自己有否過份沉溺追看相關新聞及影片,影響個人情緒健康。
第3招:按理解程度解釋
假如小朋友主動問起事情的起因和情況,潘德表示家長可按孩子的年齡、理解和認知程度,客觀解說社會的狀況。小朋友亦有權利去了解事件,父母可說社會上有很多不同的人,大家各有不同的背景、立場和意見,彼此都有權利表達自己的想法,包括小朋友也有表達自己的權利,父母也應強調「表達意見時,應以互相尊重為基礎,再用溝通和商量的方法嘗試解決」,同時不要忘記凡事不只有對與錯,亦不能憑單一事件代表全部。而且,每人也需要為自己的職業盡責,亦會有不同的處理方法,所以家長要理性地解說事情的發生,讓小朋友明白在處理事件上,不同立場的人都會有不同的處理方法。
第4招:以言語及身體令子女感到安全
當小朋友從影片的畫面接收資訊時,未必能理解衝突的細節,只能理解為「他們在打架」。父母和他們討論時,也可提及「打架和傷害自己,不是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」,鼓勵小朋友有意見時,可以和父母表達和商量,父母是很愛他們,並會盡力協助他們解決疑惑。潘德表示,家長可向子女說明在父母身邊是安全的,並解釋這些衝突不是時常發生,香港仍是安全的地方。如小朋友關心傷者,家長可解釋:「傷者有醫生和護士照顧,我們不用太擔心」,家長亦要向小朋友解釋,以暴力、打架等行為是不能真正解決問題,灌輸正確解決事情的方法。
第5招:多觀察反應不宜急進
若家長希望讓子女明白和了解當下社會所發生的事情,潘德提醒家長不能操之過急,要注意自己的情緒。因為孩子是獨立的個體,兒童為本的精神是很重要,所以家長要注意自己的情緒,並要以中立的態度來解釋事情,讓孩子學習從不同角度來思考,同時訓練他們的多角度思維能力。潘德表示如家長在分享過程中,發現孩子始終未能明白,甚至沒有感到興趣或抗拒,家長便不必急於要求孩子去理解,待他們再大一點,才找合適的機會教導他們。
家長應帶子女遊行嗎?
對於有家長希望帶小朋友遊行,潘德認為家長可視乎自己的政治立場,同時應判斷遊行對孩子來說是否有意義,以清楚了解孩子的意願。若孩子不知道發生甚麼事情,否則上街遊行的意義不大。另外,家長要評估遊行的安全性,即使到場後亦要注意安全,如果地點有機會出現危險或混亂情況,孩子則應盡量避免參與。如果參與遊行,家長也要在過程中,時常留意孩子的身體情況及心理表現,必要時應立即離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