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湊仔學堂】創作家庭一同成長
‧爸爸Philip、媽媽Grace,育有14歲大女兒和5歲小女兒
‧舉辦展覽「平行學習」
‧創作繪本《爸爸媽媽還愛我嗎 ?》
小朋友是老師
「和小朋友生活的過程並非如何教,反而小朋友是我們的老師。初次為人父母,很多事情都是她們的一舉一動告訴我們的。」
家庭創作單位Cowrice有四位成員,爸爸Philip、媽媽Grace,大女兒凝映和小女兒心映。Philip介紹,他和太太進行包括攝影、畫畫等不同類型的藝術創作。女兒出生後,創作題材上更多關於父母角色,當女兒三、四歲開始畫畫時,就參與其中。
Cowrice每年都會做一、兩個展覽,內容較自由,往往以自身角色出發,就像每年對自己的反省。「不同年歲以不同身分,看到的也不同,這樣子就做了十四年的父母。」小朋友也同樣,從幼兒到青年期都有不同想法。一起創作時,最主要的考慮是題材及背後理念,希望小朋友互動參與、多些創作。Grace解釋,「創作媒體相對擺後些,想法是最重要的,並非只有畫畫這種表達方式,媒體可以轉變的。」而創作時,不是讓小朋友做大人希望她做的,比如今年女兒有想法就跟著她的興趣走。
香港是蛋撻 還是木棉花
「家姐鍾意文學,對寫詩有興趣,所以試試去做她想做的。」近期創作題材關於香港,小朋友如何看香港,觀察和討論在孩子眼中的香港是什麼,具體化對香港的感覺,妹妹也參與其中,嘗試以畫筆畫出。
大人想像小朋友眼中的香港可能是蛋撻、公園、迴旋木馬,但其實也可能是執木棉花,行山。Philip介紹,村口年年都會跌好多木棉花,飛很多絮落來,「這是小朋友們最會見到的,曬乾還可以煲湯。」平時一家人也會去行山,從家裡一路出發可以去到望夫石、獅子山。一家人住在村裡,會在後院嘗試種東西,種了菠蘿、木瓜、薄荷、油麥菜,很多很多,「原來,香港少少地方也能耕種的。」尤其這條村,很適合亞熱帶作物如木瓜、香蕉。有時村民拿來種子,絲瓜種得好又留種,是細村的人情味。「也可當是親子教育,總之和小朋友一起去做的,也是日常生活。」
月曆 每年的共同創作
Cowrice的創作範疇很廣,陶瓷、畫作、月曆等等,其中最穩定的要數月曆,已持續六、七年。「是共同的創作,印好後回來一起開窿,一起穿線,上年妹妹也開始參與寫字。」
開始是覺得有趣好玩,小朋友畫爸爸欣賞的音樂人、導演、哲學家,各式各樣。畫完後覺得不如製作日曆,印幾版紙夾起來,自用也可,後來漸漸習慣這個模式。閱讀和喜好比較廣泛的爸爸想題材,有時很鍾意或想傳遞的信息也會透過小朋友的畫來表述。爸爸媽媽兩人一起想題材,也和孩子一起討論、決定。說起製作過程中不同月份的內容排列如何決定,Philip和Grace兩人同聲:「很隨意的。」畫出來後大家會商量,有時是把喜歡的句子或者內容放在自己的生日月份。
媽媽是經理人
分工上,多由爸爸提出想法,媽媽在中間協調。比如做繪本時,Grace負責做畫面上的結構、框架,家姐畫完後顏色上也會協助。「我有點像經理人,女兒畫了畫,我會提醒她這個爸爸會好難挑版畫。女兒畫一至兩幅,就交給爸爸。」Grace笑說,大家像接工作一般,自己在一旁催促進度:快點畫啦、快點挑吧,不然可能會等多三日先挑。然後,大家會一起想文字內容。妹妹還剛剛學寫字,不太懂得寫時,會在旁一個一個字母提醒,「她當畫公仔,覺得很有趣,最緊要不要催促讓她緊張,當作一起玩耍。」知道自己有份參與,妹妹也很高興。
從自身出發 亦傳遞着影響
幾年前,賽馬會和社聯邀請Cowrice合作出版繪本故事書,內容為離異父母如何共親職。Grace介紹,繪本內容主要是父母和小朋友的關係,不一定是離異,父母關係差對小朋友來講也有種離異感覺。「關係就是關係,著重小朋友情感很緊要。」希望透過這本書,讀者閱讀時能了解與自己小朋友間的情緒。在書籍出版後開始發現,原來作品中的信息會影響到周邊的人,亦覺幫到小朋友也挺好。
Philip説到,年輕時可能多從自己感受出發,但有了小朋友加上出了幾年日曆後,有時朋友會說見到某個月份的句子好有感受。「漸漸發現,在我們自身出發中,其中信息也會都會影響到周邊的人。」
用畫筆認識所到之處
創作之外,一家人在生活、旅行中也常常留下紀錄。一家人喜愛旅行,經常一起畫畫寫生。小時候和家姐去京都,走過就畫下景色。「旅行時停下來寫生,多觀察、多認識,真正有認識一個地方的時間。」之後也會再翻翻,很喜歡看孩子們的作品,家庭展覽時,這也是主要展現家庭創作的一部分。
說起這些畫作,Philip說,「我們也很鍾意這些畫作,對其他人來說或許只是小朋友畫,但由細到大我們都好珍重、好珍惜。」現在十幾歲有自己喜歡畫的,不會再畫這些。在珍惜和鼓勵外,也會一起畫畫。Philip說到,「旅行中在樹下一起寫生、野餐,有時我負責拍照紀錄下來。」
tell the truth trust your feeling
爸爸媽媽介紹期間,妹妹在旁邊靜靜地玩著,不時著大家看看:「牌。」原來這也不時出現在創作中。
「tell the truth trust your feeling,是當時小朋友玩Angel Cards時抽到的,對小朋友和我們都是很重要的信息,也成為我們其中一個創作的內容。」其中表達的意思很緊要,比如在成長中小朋友可能有不敢tell the truth的時間,擔心不能滿足父母、無法相信自己真實感受。創作時,我們也可能不太知道自己的想法,有時會給了他們錯的壓力。
Philip講到,作為父母也要意識到,有時批評小朋友會否是因為自己有情緒。如是,就有需要和小朋友解釋,安撫小朋友心情。比如問小朋友「剛剛的情況會否令你害怕」,讓情緒能釋放出來。有時小朋友不夠膽說,甚至乎是因為不想令父母失望。向小朋友解釋情況,讓小朋友知道爸爸媽媽疼錫他。父母也不要太自責,小朋友會明白、理解。「這個做法希望小朋友不會覺得父母是權威。因為爸爸媽媽也sorry,自己有情緒、惡咗,讓小朋友打破覺得父母是權威的想法。」
小時候家庭也較權威性、要服從,有時情緒、脾氣也以權威的形式表現出來。上一代父母權威無形中也到了自己身上,「原來會不自覺用這種方式對待家姐。」家姐同妹妹差十年,偶然在家姐身上感受到家族習氣,有時用權威對住妹妹。當出現這個狀態,一下子就感受到:原來問題也會繼續延伸到下一代,逼著自己反省。Grace提到,養育家姐時有權威感覺,也是自身的反省之一,「養育家姐碰好多釘,所以好多自省。這也提醒著我們,要區分自己是有情緒還是希望用嚴厲的方式教育。」
企後少少 做好自己
兩個小朋友相差九年,是否根據之前經驗掌握了方法照顧妹妹,「相差這麼遠就兩個世界,好似重新再開始過。反而其中感受和轉變是在自己身上,覺得要站得後些,以及做好自己。」Philip 說。小朋友是父母的一面鏡子,見到他們就像見到自己,所以到最後做父母就是要做好自己,有一種自省心態。
Philip 說到年輕時對身邊、對社會很多想法,也投射很多期望在小朋友身上。其中一個例子是自己鍾意玩音樂,很想小朋友也懂樂器,反而用力多了。到第二個小朋友時退後些,多些空間自由發揮就好些。「不要有一套想法,或者想孩子變成一套模樣而去塑造,反而是做好自己。」Philip 覺得,父母自己做得好自己,很自然小朋友也會做好,微小到處理好垃圾減少廢物、有公德心,對世界有沒有同理心。「所有東西,當你想小朋友有,自己要先做好。」
相信孩子能力 重視同理心
在陪伴小朋友的成長中,也有作品及理念影響著他們。Grace介紹,家姐時沒有太多預備,整個過程都碰著釘。到妹妹時二人自身狀態比較穩定,內在或家庭關係也安定些,也有時間準備。
讀到《相信孩子的能力》,其中所介紹的相當重要:要相信小朋友有自己步伐,可以減省認為要教育的,譬如戒片、戒奶。「有時候家長會很容易被小朋友的情緒牽動。」慢慢就發現,小朋友需要的不是一起緊張,而是大人自己要處理好情緒,讓小朋友知道媽咪內心好強大,沒有讓她影響到情緒,小朋友也會很快好起來,這是Grace在照顧姐姐時碰釘的地方。到妹妹時覺得相信她很緊要,不再這麼緊張。相信她會說話、有自己學習語言的步伐,會戒奶或者各色步伐都很重要。
另一本重要的書:《善養小童成大同》,其中提及最重要的是同理心。同理心可以是同理別人感受,但有時自己情緒無法處理,可能也會無端端責怪小朋友。Grace打趣說,「比如原來近來心情不好,是未得到丈夫同理。」Philip 笑道,「兜這麼大的圈子。」Philip 解釋起來,同理就如同金錢機制,自己獲得同理心,就有足夠同理心同理小朋友。如此一來,小朋友也有能力同理身邊的事情。所以,「不是要和孩子講要同理,而是令他感受得到再發放出去。」同理就像是能量,在彼此之間流動。
書中也介紹到「輔助模式」的教育模式。Philip 解釋,現在很多還是用社會模式,即比較偏向家長式、規範,比如要守規矩、叫人才有禮貌、飯前要洗手,是社會的規範。而輔助模式相對自由,父母可能解釋為何需要洗手,但是否洗手就由小朋友自己決定。在輔助模式下,父母會企後少少,讓孩子自由發展。Grace補充,輔助模式有時是觀察,比如小朋友是否需要幫助,如果小朋友自己可以做,就可以放手讓他做。「要企後少少,但唔需要扮作見不到,可以傳遞給小朋友信息:我在關注你,是否需要我幫你? 觀察到可能有他們自己能做到的,讓他們自己用自己的方法成長。」
「對於養育小朋友,同理心以及真誠最重要,其餘是他們往後自己的發展。」父母自己也要有同理心,對自己和小朋友真誠。從小培養真誠,讓孩子相信自己的感覺很緊要。真誠非常能夠反映,在這一刻,又或者當成長到二、三十歲,自己真正的感受、真正喜歡的、自己的熱情在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