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學直擊|馬鞍山循道衛理小學 多元智能培訓 以生命教育建友愛校園 培養樂學精神


全人教育
學校秉承基督精神,提供優質生命教育,讓學生於靈、德、智、體、群、美各方面有均衡的發展,培養基督化的人格和品德,達至豐盛的人生。學校致力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學習機會,讓學生接觸更多新事物,從而發掘興趣,獲得豐盛人生。學校適時因應教育發展趨勢,關注每一位學生身心靈需要,設計學術及非學術的校本課程,結合學生成長的德育教育,做到「訓輔」合一。
關愛文化
學校致力啟發學生潛能,培養學生愛己愛人,關懷社群、樂於學習及勇於承擔,積極提倡關愛文化,讓孩子在校園內外都能展現關懷與支持。我們建立了一個溫暖的學習環境,鼓勵師生之間的互動與支持,讓每位學生在關愛中茁壯成長。透過各種輔導及支援服務,我們確保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被重視與尊重,從而提升他們的自信心和幸福感。
樂學精神
學校倡導「樂學」的精神,鼓勵學生以積極的態度面對學習挑戰。他們設計的課程不僅注重知識的傳授,更重視學習的樂趣,讓學生在探索中激發創造力。透過多元化的學習活動,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樂趣,培養他們的終身學習能力。
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
許校長表示,並不是每個孩子都能在學科成績上表現優異,但每位學生都是獨特的,擁有無限的潛力和天賦,他們對學習的熱情是我們教育的核心。學校不僅是一個知識的傳授平台,更是讓學生發掘自身才能、實現潛能的地方。聖經中有句話:「教養孩童,使他走當行的道,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。」(箴言226)品格教育能塑造一個言行端正、待人友善、懂得尊重他人的人。因此,學校一直重視學生的品格教育,期望孩子們從小建立正確的價值觀,幫助他們在面對挑戰時保持積極的態度,常存感恩,樂意與他人分享。這不僅有助於他們的個人成長,也能讓他們將來對社會作出正面的影響。
優質生命教育
自2006年起,學校專注於發展優質的生命教育,讓學生從日常生活和個人經歷中學習,並鼓勵他們反思及分享自己的感受。輔助課程涵蓋了默想小徑課程、電影生命教育課、我的成長路、一頁檔案及生命教育講座等。老師們引導學生探索生命的價值和意義,尊重及珍惜生命,從「天、人、物、我」四方面培養學生尊重差異、關愛他人與世界的情操,培養基督化的學生品格,讓他們擁有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,追求充實和健康快樂的豐盛生命。學校還會舉行「生命教育日」,安排了不同的主題活動,例如二年級學生透過「護蛋行動」(以氣球體驗母親懷孕過程)體察生命的可貴,更邀請口足畫藝嘉賓向四年級學生,分享生命故事和口足畫藝,鼓勵學生以積極的態度面對人生的種種挑戰。
宗教教育
宗教教育是培養學生信仰、品格和道德的重要組成部分。許校長表示:「期望透過各類宗教活動,讓學生深入認識、體驗和實踐基督教信仰,並在日常生活中體現這些價值觀。我們舉辦多元化的福音活動,以提供學生更多接觸福音的機會,實踐基督教信仰。例如透過感恩節、聖誕節和復活節等節期聚會,學生能夠了解這些節日的意義,明白神的救恩,並學習在生活中實踐感恩的精神。我們致力於在學生心中播下基督教信仰的種子,幫助他們在生活中實踐這些價值觀。這不僅能夠豐富他們的靈命成長,還能培養他們成為關懷他人、尊重生命的公民,從而創造一個充滿愛與關懷的環境。」
勇於迎接挑戰
被問到學生們最獨特之處,許校長提到:「我們的學生有自信,勇於嘗試,樂於表達自己,本校老師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和諧友愛的校園環境,給予學生共同協作的空間,鼓勵和表揚同儕間的分享,更為他們搭建不同的平台,讓他們能有機會展示自己的成果,我們深信孩子今天未成功,只是今天未得,並非他不能做到,只要堅持嘗試與練習,人人都能學得到,做得到,學生感受到愛和安全感,自然勇於迎接挑戰。例如 E+課堂「堅毅活動」有一個零的突破環節,會讓學生學習玩雜耍。」
致力培養兩文三語
學校致力培養學生兩文三語的能力,全校一至六年級各班均以普通話教授中文,課堂利用經典文學及戲劇教育,並引入電子學習的元素,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,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、創造力及良好品德。一至五年級「跨科組閱讀品格課程」曾獲獎項嘉許,課程統整各學科活動,旨在拓濶閱讀面、增加閱讀量、提升閱讀深度,讓學生在理解及輸入知識的同時,能透過體驗活動建立正確的價值觀,不斷自我完善,突破自我。英文課程則將聽、說、讀、寫無縫結合,各級均有以專題為基礎及探究式的學習單元,讓學生應用所學知識,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。本年度重點發展混合式學習,將傳統面授教學與數位學習結合,以科技工具支持線上學習和面授課堂,讓學生能以自己的步調學習。
STEAM提升自主學習能力
學校透過常識科科本STEAM課程、跨學科STEAM主題活動、STEAM多元學習日、主題講座等,讓所有學生都能學習STEAM。常識科於一至六年級課程中加插「STEAM工程設計與創新」活動,及進行跨學科創科課程,讓學生設計創新產品和多元化展現學習成果,培養學生對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慾,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動機,例如四至五年級學生會利用microbit設計能解決日常生活難題的產品。數學科除了多元化的課堂實作活動,亦不時進行跨科學習,利用STEAM活動,讓學生進行探究活動,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及自主學習能力,例如三年級的滾球安全軌道,四年級的立體投影及五年級的棉花糖挑戰。
多元智能培訓
學術之外,學校也很重視音體藝等方面的栽培,學校的活動涵蓋美國哈佛大學教育研究院教授霍華德.加德納(Prof. Howard Gardner)所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論八大範疇,老師透過日常相處了解學生的專長,除了為學生安排創科、音樂、體育、話劇、藝術等活動和訓練,也會為學生安排交流及參加比賽,讓學生有機會展現才能。學校本年度亦新增體能訓練中心,設有單車訓練機、體能訓練設施。亦外,除了重新規劃的遊戲室,樓層另設有精神健康角「鬆一zone」,讓學生可以在舒適的環境中放鬆心情。未來將增設數學主題教室。
家校合作攜手培育學生
學生和家長在教育中也是至關重要的持分者,故此學校也會邀請家長到校欣賞子女的演出、參與外遊活動和擔任義工,與學生一同體驗學習生活,見證子女成長的蛻變。學校的家長教師會亦一直支持學校的發展,擔當家長和學校的溝通橋樑。學校還推出「與孩子同行—家長教育獎勵計劃」,鼓勵家長參與家長教育活動,讓家長可以在四個核心範疇,包括「認識兒童發展」、「促進兒童健康、愉快及均衡的發展」、「促進家長身心健康」及「促進家校合作與溝通」有進一步的認識。
校長的話
望學生未來達到「三高」目標
「我深信學生未來的成功不是由當前的表現決定的,而是由他們持續的努力和勇於嘗試的精神所塑造的。失敗並不可怕,只要不斷嘗試,最終必會迎來進步和成功,因為今天未做到,絶不代表未來不能。我經常與學生們開玩笑說,希望他們都能在畢業前長得比我高,但更重要的是,我希望每位馬循的畢業生在未來能達到『三高』的目標:第一,身高比校長高;第二,學識比校長高;第三,對社會的貢獻比校長更高。這是我對每位學生的期許,也是我對教育的信念。」
學生心聲
廖芯瑤 5年級
「我很喜歡學校,因為學校就像我的家,不止能教我知識,還很關心我的感受,還會教我們做人處事的技巧。我最喜歡的課堂是E+課堂,課堂多元化,開闊我的視野,當中的生命教育課很出色,當我失敗的時候,我想起了老師教我們要堅持到底,不可以輕易放棄,還有要拒絕校園欺凌等,我希望能把這種精神靈活地實踐在學習和生活上。E+課堂對我尤其有意義,而同學都非常期待這課堂。」
陳一辰 5年級
「我喜歡自己的學校,最喜歡的課堂是中文課,老師會適當地配合課文內容進行一些遊戲,比如最近在教議論文,老師就會讓我們進行辯論。教中文的李老師很幽默,時常關心我們,也會教導我們人生的態度,陪伴我成長。學校還有各種好玩的課外活動,好像我今年就學習了手鐘,能演奏悅耳的音樂,還能訓練節奏感,也有參加歌詠隊,亦有參加花式跳繩班,讓我覺得校園生活豐富多彩。」
小一面試貼士
學校着重孩子的多元發展,叩門時老師會透過互動活動,了解孩子的性格、興趣及潛能,嘗試親切有禮地回應,主動投入互動活動,放鬆心情,開心愉快地享受面試的時光。
2025/26年度 小一入學申請程序
7月:公佈小一入學申請詳情
8月:網上申請
9至10月:第一次面試日期
*有關詳情及最新資料,請留意學校
小一叩門貼士
學校着重孩子的多元發展,叩門時老師會透過互動活動,了解孩子的性格、興趣及潛能,嘗試親切有禮地回應,主動投入互動活動,放鬆心情,開心愉快地享受面試的時光。
校網:(89)馬鞍山區
學校類別:全日制資助男女校
宗教:基督教
辦學團體:香港基督教循道衛理聯合教會
創校年份:2000
校訓: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,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。(箴言9︰10)
教學語言:中文(包括普通話)及英文
師生人數:教學人員62人、學生760人
班級:30班
設施:校舍樓高7層,設有30間配備互動電子白板的課室、圖書館、童創天地、科創天地、常識室、多用途活動室、視藝室、音樂室、遊戲室、英語學習室、攀石牆等,全校已裝置空調系統及無線網絡。
課外活動:超過40種不同學術及非學術拔尖小組,如機械人校隊、常識STEAM特攻隊、Code-Art編程藝術課程、各種球類訓練、花式跳繩、K-pop舞蹈訓練、校園電視台、基督少年軍、幼童軍、朗誦、戲劇、歌詠、樂器班、管樂團、中國鼓班、中文遨遊天地、英語創藝坊、數學尖子等。
聯繫中學:NA
地址:沙田馬鞍山恆明街11號
電話:2630 9219
網址:https://www.mosmps.edu.hk
原文刊登於《媽媽寶寶》439期
雜誌詳情及訂閱優惠:http://bit.ly/42qpzP8
撰文:Erika|攝影:麥國明、部份相片由受訪者提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