書店爸爸:睇無謂書 愛上閱讀
愛看書≠好成績
Parent Shop裏售賣三千多本書,作為店長的黃巧書(肥哥哥)基本上把所有書都看過,順手拈來一本,他隨口便能說出其內容,向爸媽推介合適的童書。他表示,絕大部份的爸媽都冀望子女愛閱讀,但背後的原因卻與書無關—─想他們成績好。實際上,考試成績好的人,不代表他們喜歡閱讀。曾有研究調查了80>個國家的小四生,結果發現香港學生閱讀能力很高,位居榜首,但對閱讀的喜愛很低,排尾三。在教育制度催谷下,香港小朋友或許能辨識很多字,這屬閱讀能力,卻與理解是兩回事。故肥哥哥經常向爸媽強調,若想小朋友成績好,其實不用特地幫助他們培養閱讀興趣,將來去補習,成績也可突飛猛進。
閱讀乃為創意
那培養閱讀是為了甚麼?肥哥哥認為,兒童繪本的世界日新月異,種類繁多,絕對是玩樂、親子活動、學習的好工具,故很想改變家長對閱讀的心態。閱讀能給予小朋友很多學校教授不了的東西,比方創意和溝通。小三生開始學習作文,大家就會發現,有閱讀習慣的小朋友較沒閱讀習慣的會相距甚遠:後者作文時,會十分跟從老師的框架,寫作為艱難事;前者則因閱讀,透過書籍接觸現實以外的廣闊世界,想像無邊。在現今的電子世代裏,想要哪類知識,上網都輕易搜尋得到。若想小朋友長大後能立足社會,他們最需要的不是死記硬背的知識,而是溝通能力、創意,這些就是從閱讀得到的東西。
兩大培養阻礙
閱讀的確對小朋友創意、表達能力發展甚有幫助,難怪爸媽希望他們培養到這好習慣。但小朋友尚未被啟蒙,為何無故會愛閱讀呢?對他們而言,喜歡玩車或是因為在街上看到很多車,爸媽又努力介紹車種。如果爸媽本身不愛閱讀,小朋友沒一個過程,很難會無故喜歡書。若想他們愛書,肥哥哥直言需排除兩大障礙─爸媽和電子產品。他問筆者,大家閒坐時,爸媽一般會拿出何物予小朋友?大部份是會給予電子產品去作安撫,避免阻礙大人的活動。但肥哥哥卻會隨身攜帶書本,例如吃自助餐途中,子女會專心去閱讀或把玩貼紙書。其實,這些也是很好的親子活動,並從細微處培養到閱讀習慣。
不懂怎樣選書
除了少機會接觸書,身教也非常重要。如果爸媽不愛閱讀,由選書至演繹故事,又怎能從心出發,將書本值得欣賞之處介紹給小朋友?當爸媽到店選購,並請肥哥哥推薦書籍時,他總會詳細介紹,望使爸媽更熟識怎去伴讀,引起子女對閱讀的好奇。但是,有時候一些爸媽卻沒興趣聽,敷衍回應了事,最後會挑選一些小時讀物(例如伊索寓言、格林童話等)、百科全書和偉人傳記等書,甚或是一些書名明顯帶有教育含意的書籍;只憑書名、封底等,用不足廿秒去選擇一本書。肥哥哥表示,有些爸媽在選書時,已替小朋友篩走很多書,只讓他們閱讀自己想他們看的書,而欠缺考慮年齡、種類多元等問題。
無聊書增好感
很多爸媽選書時,會聚焦於含教訓意味的書,又或是一些情緒主題的繪本,爸媽會借伴讀向小朋友說:「你知道呢個生氣公主似邊個嗎?好似你!」不少爸媽向肥哥哥表示,小朋友到了6歲,就變得討厭閱讀。但其實他們並非不愛看書,而是爸媽經常選這種具教訓性質的書,當他們一拿出來,小朋友就會說:「你有咩教訓想同我講?」故肥哥哥常說,為何爸媽可以買玩具,卻不能買一些令子女開心的無聊書?令其感受到閱讀是充滿樂趣。肥哥哥舉例指,曾有媽媽向他求助,指子女不愛看書,於是向其推介某些創意類書籍;結果那小朋友感動地抱着媽媽表示,原來書能讓人有如此多感受。
留意繪本年齡
單是書種的改變,讓小朋友由討厭變得愛閱讀,只是一個月的時間,可見其重要。因此肥哥哥很着重書籍的挑選,不同年齡的小朋友,其實選書重點亦有異,比方0至1歲需含有五感元素(發聲書、pop-up書)、1至2歲則內容要重複性較高。除年齡之外,台灣甚至有一個詞彙─「繪本年齡」,有些3歲小朋友可看5歲書,有些明明已5歲,卻適合閱讀4歲書,這差異乃視乎天資和閱讀習慣。俗語常言,爸媽是子女最好的老師,看着書店店長爸爸的背影長大,肥哥哥的一對子女皆為愛書人。而訪問當天,看到肥哥哥的兒子對店內書籍如數家珍,抽出近期最愛的《千萬不要打開這本書》,纏着爸爸說故事,父子倆發出銀鈴的笑聲。閱讀本來就是件簡單快樂事,不是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