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美齡教家長 育兒7個「不」
陳美齡 Agnes Profile
‧1955年生於香港;1969年憑一曲《Circle Game》走紅港、台、東南亞等地;3年後在日本以歌手身份出道。
‧1978年畢業於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社會兒童心理學系。
‧1985年與日本籍丈夫金子力結婚,翌年誕下長子和平,二子昇平及孻子協平於1989及1996年出生,均先後成功入讀史丹福大學。
‧1989年前往美國史丹福大學攻讀教育博士;5年後獲頒博士學位。
‧現活躍於多個領域,包括擔任隨筆作家、日本聯合國國際兒童緊急基金協會大使、日本抗癌協會「微笑大使」及香港浸會大學特別教授等。
容易忽略的育兒細節
為人父母,都會竭盡所能,付出所有努力,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健康茁壯地成長。但在實際育兒的過程中,家長總會遇上很多不同的挑戰。陳美齡表示,有些絕對不能做的事情,其實是很多家長一直忽略了的育兒細節。所以她便推出了《家長不要做的35件事》一書,集合自己的育兒經驗,與家長分享教養孩子時不應做的事。陳美齡更請來長子和平共同撰寫,「兒子的回應就像是我多年來做媽媽的一張成績表,我感到很欣慰和驚喜,當年用在他身上的教育方式,原來真的令他有所啟發。」
陳美齡表示明白香港迫人的教育制度,令家長和孩子均承受了不少的壓力,但她認為家長也可以在家庭教育上着手,令孩子擁有快樂的童年。「我希望各位家長在育兒路上能充滿信心,享受每天與孩子相處的時光,將孩子培育成一個有夢想、知恩、感恩的好人。」
家長不能做的7件事
陳美齡在她最新的著作裏,寫下了35件她認為家長在育兒的過程中,不應該做的事情,現在她就會詳細跟大家分享其中的7個「不」:
1. 不要拿孩子與他人作比較:如果父母拿孩子與其他人作比較,若孩子覺得自己比人優秀,就會開始歧視別人;而自覺不如別人的孩子,就會漸漸失去自信心。每個人都有不同特質,「不與人比較」是建立孩子自我肯定能力最重要的元素,讓孩子明白每人都有其可能性,能夠成為有價值的人。如果需要比較,就跟自己比較,如思考一下「為了讓明天的自己變得更美好,今天可以做甚麼?」能夠肯定自己的價值,自然能大方接受別人的成功,肯向優秀的人虛心求教,自己才會有進步。
2. 不要代替孩子做選擇:人生就是不停「選擇」的過程,如果能做出明智的選擇,人生就能幸福美滿。所以陳美齡認為家長不要事事幫孩子做決定,而是從小就訓練孩子做選擇,如穿甚麼衣服、選晚飯吃的飯菜等。她舉例說家長可打開冰箱給孩子看看有甚麼材料,讓他們想像能做甚麼菜式。這樣透過不斷反覆訓練,孩子便能學會思考立場、判斷狀況,學習掌握做選擇的方法,成為一個擅長做選擇的人。
3. 不要對孩子感到不耐煩:孩子哭鬧或搗蛋時,很容易會令家長感到心煩氣躁,陳美齡建議家長教養要抱有高度的幽默感。例如是遇到孩子調皮搗蛋,父母可轉換心境:「怎麼會這麼聰明想到要這樣做?他們真的成長了,要是小孩子每天都是傻傻坐着,才該擔心呢!」擁有正面的心態,會令家長教養孩子時,感到輕鬆一些。
4. 不要用物質獎勵孩子:許多家長愛用玩具或金錢來鼓勵孩子,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,但陳美齡提出用物質獎勵孩子是不對的,這樣會令孩子以得到獎勵為目的去學習,而失去了自主學習的動力。如果真的要獎勵孩子,不如一家人一起做一些開心、有趣的事情,更有意義。譬如只要孩子達到某個條件,就可以帶他們到喜歡的地方,或一起做他們喜歡的事情,創造一些開心的回憶,促進親子關係。
5. 不要在孩子向你提問時說「等一等」:孩子天性充滿好奇心,總愛問為甚麼,陳美齡的兒子也不例外。她憶述兒子不時在她煮菜時,突然跑過來問她各種問題,她會把火關掉,先聆聽孩子的問題,一起尋找答案後才繼續炒菜。她認為面對孩子的問題,家長應抱着認真、仔細的態度予以回覆,並應感謝孩子提出問題,鼓勵他們多發問,以保持他們對世界的好奇心,從而讓他們知道學習的過程充滿樂趣,成為喜愛追求知識、懂得獨立思考的孩子。
6. 不要對孩子動粗:在管教孩子的過程中,家長絕對不能對孩子使用暴力,包括身體、語言及精神上的暴力,否則孩子會接收錯誤的信息,認為使用暴力是恰當的。在孩子做錯事時,如果家長打罵孩子,孩子或會為了逃避責罰而向父母道歉求饒,但並沒有真正了解自己的錯失在哪裏,下次又會犯同樣的錯誤。所以陳美齡的做法是會與兒子進行「協商」,對兒子做錯的事情進行分析和檢討,透過耐心的交流,讓孩子明白自己的錯失,才是有效的管教。
7. 不要忽視孩子的身份認同:在成長的過程中,孩子會對於自己的存在感到迷茫。家長可以協助孩子釐清這
3個問題:「我是誰?」、「我為甚麼在這裏?」、「我以後的目標是?」讓孩子能建立對自己的身份認同,如果能夠認同自己,孩子就會非常積極地發揮出實力,發現人生的意義,生活的喜悅也會倍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