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學直擊|鳳溪創新小學 「以生為本」為理念 多元體驗學習讓學生星光閃耀
生本教育
學校深信每個孩子都有其獨特的潛能,就如天上的繁星,各有其獨特過人的閃耀之處,配合「以生為本」的理念,學校積極創設情境,用體驗式學習去豐富學生的學習經歷,致力啟發學生個人潛能,發掘孩子的亮點,讓學生親身去實踐、去發現、去創新,以提升他們的探究思維,讓他們發光發亮。劉麗清校長道:「每一個小朋友都是家長送來的一顆獨特星星,所以學校要好好栽培,給他們一個平台去發掘自己的24個性格強項,這樣他們才有信心、有能力去面對將來的挑戰。正如學校每週的小息設有『GOT TALENT SHOW』,讓他們以班制或個人形式表演自己的才藝,例如魔術、跆拳道,演唱英文歌舞等。我們一年有兩次海選,有過百人參加,是培養學生自信的台階。此外,我們會營造一個正向、開心和有溫度的學校,讓學生開心地回校學習,發揮所長!」
全人發展
學校致力推動全人發展,以培養學生的兩文三語,為日後投入社會做好準備,同時積極培養學生建立正向的價值觀,讓學生充滿自信與愛心,將來為國家作出貢獻。在培養學生的兩文三語方面,中文課會以普通話授課,英文方面則積極推動沉浸式英語氛圍,讓學生的學習得以延伸及深化,包括常識戶外參觀、英語日、環保日、敢動行、六藝文化日、英語外出訪問活動、世界閱讀日活動、STEAM DAY等,豐富學生各方面的學習經驗。
創新精神
學校於2008年9月易名為鳳溪創新小學,雖然是區內歷史最悠久學校之一,但正如校名中的「創新」,學校在多方面也是先行者。2007年學校榮獲微軟(Microsoft)公司選為12間「未來學校」之一,更是亞洲區第一間合作發展的學校。電子課程在當時並不流行,但學校很有前瞻性地開始設計校本電子課程,而且已經開始推行自攜電子設備(BYOD)。學校在數年前就已經把擴增實境(AR)和虛擬實境(VR)的技術和資源融入教學中。上年度學校亦開始利用人工智能(AI)進行教學,如語文科利用AI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,例如教小朋友編寫程式,把自己的英文作文生成出四格漫畫。學生想要生成出精細的圖畫,便得寫出更豐富的情節,這就變成一個學習的動力。
沉浸式英語學習環境
為了營造沉浸式的英語學習環境,課堂內外都安排多元化英語遊戲及活動,並安排4位外籍英語老師擔任一年級副班主任。英文課程上,一年級推行牛津大學出版社(Read Write Inc.) 原音拼、讀、寫課程,提高學生的拼讀能力,二年級推行Guided Reading,由外籍老師帶領學生閱讀英文圖書,提高學生英文閱讀的興趣及能力。高年級加入STEAM主題的電子圖書,老師會用英文教授科學及數學的知識及概念,為升中銜接做準備。課程以外,學校把星期三定為英語日(English Day),學生不論在早會,還是到English Starry Cafe買小食時均以英語溝通。在早會或小息時,學生也能參與各種英文遊戲,用switch做運動等不同活動,再加上英語話劇、英文寫作班、辯論及Puppetry等尖子班,把英文自然融入進校園生活。
深化STEAM元素
創新與科技是社會新趨勢,學校致力發展STEAM課程,近年還新增校本AI平台,配合課程進行互動教學。學校每年都會有STEAM DAY研習活動,學生亦有動手做實驗的機會,再加上電腦科編程教學、3D打印課程、機械人課程、VR課程等,能提高學生在科學、科技、工程、藝術及數學等領域的知識應用能力及興趣。劉校長說:「通常全體先一起學習基礎課程,然後找出有興趣和潛質的學生作重點培訓,比如一年級開始就學編程,他們體驗過之後,升上高小時就會邀請有潛質的學生參與尖子編程班或校外資優課程,然後參加不同比賽,本校更曾於全港小學生運算思維比賽得到編程冠軍。另外,學校會提供機會讓學生展示及介紹作品,並給予其他同學玩,這樣令他們得到很大成功感。」
海內外體驗學習交流
為了開闊學生的眼界,學校每年會舉辦一些本地學習交流活動及境外交流遊學團,豐富學生體驗學習的機會。四至六年級學生曾經去過佛山、江門等地與姊妹學校交流,亦曾到四川、上海、福州、廈門等地參與歷史及文化探索之旅,今年五年級學生將前往南京學習交流。在英語的體驗學習上,學校會安排學生到國際中學(ICHK)交流,部分學生參加澳洲英語遊學團,讓學生能從接觸當地文化,有系統地體驗及探索各種不同的東西,豐富生活體驗,更能發掘自己的強項和興趣。
正向價值觀培育善良品格
踏入社會後,學生將面對無數挑戰,需要有正向和積極的價值觀。學校舉辦「Teacher buddy」活動,讓老師與學生交朋友,引導他們發現與欣賞自己的品格強項,加強學生正面積極的態度。劉校長說:「學校是小朋友的第二個家,我希望能給他們帶來家的感覺。我覺得我們學生都有顆善良的心,而且很會欣賞別人,當有學生拿到好成績和獎項,同學都不會妒忌,而是團結友愛,正面表達欣賞,亦懂得欣賞自己。我們全校還經常一起做義工,例如賣旗、執垃圾、探訪老人院,還試過去深水探訪低收入家庭,去完板間房後,有學生深受觸動,覺得自己已經很幸福,學會感恩,所以要讓他們接觸社會不同階層,給他們體驗和實踐的機會。」
推動中華文化
學校積極推動中華文化,提升學生國民身分認同。各科以中華文化為主軸,組織多元化的學習及體驗活動,包括舉辦變臉工作坊及茶藝班等,更舉行跨學科六藝文化日、中華文化日,以及中華文化喜閱日等全校性大型活動。上學年更開設創新中醫文化館,並與紅樓夢協會合作,推行「《紅樓夢》× 中醫文化」的課程及學習活動,讓學生穿上古代漢服,體驗《紅樓夢》主角的生活。學校亦新建了「創新中醫文化館」及「神農百草園」,展示多種中藥材及中醫工具,並與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合作推出「中醫藥文化課程」,培養學生對中醫藥文化的興趣。
全方位鼓勵運動
學校2008年時搬入現時超過1萬平方米的校舍,有廣闊空間讓學生進行多元文化活動。學校有可容納400人的飯堂,提供健康飲食,更設有素餐。學校還有一大片草地,每年亦會舉行「校園.敢『動』行」,師生一同走在草地上,欣賞大自然的美,還有大型野餐。去年學校增設了AI運動驛站,在家長同意下輸入了學生的資料,只要學生去玩跳繩、跳遠等活動時,系統便能記錄他們的成績,還設有班制比賽及龍虎榜,讓學生良性競爭,亦有引入新興運動,如欖球(由外籍老師以英語教授)、躲避盤及健球等,還有高爾夫球練習場及射箭場,在體育課程裡面,會讓三、四年級的同學去上體驗課。
家校緊密合作
學校的家長教師會(PTA)成立了30年,每年都會做因應學校的主題舉辦活動,例如學校推行正向教育,PTA也會為家長舉辦有關正向教育的講座,還有跟校長聊天的活動,保持緊密合作。學校還有家長義工團,透過不同途徑參與學校事務,例如看顧小一年級學生用膳,協助一年級同學出外參觀及旅行。家長義工團的反應都很踴躍,最後要抽籤才能入選。
小一面試貼士
學校會安排家長及學生一同進行面試,學生需要分享一個他們最喜歡的故事,可以選擇用英語,廣東話或普通話。透過面談,學校會評估學生的觀察力、解難能力、創意思維及溝通能力等,亦會觀察家長與學生的互動交流,了解家長的教育理念、如何協助子女學習及對子女的期望等。最後,家長對學校的認識以及選擇學校為志願是考慮因素之一。
2025/26年度 小一入學申請程序
5月30日:公佈小一入學申請詳情
6月4-6日: 網上申請
6月7日:第一次面試
校長的話
「鳳溪創新小學是全球12所、亞洲唯一一所獲MICROSOFT選為未來學校的學校,從此致力推動電子教學,展開「創新」的全人教育,以生為本,讓學生在一個充滿愛及正向校園成長,發揮其獨特的潛能,如天上繁星發光發亮,暢想未來。我們重兩文三語及體驗學習,學校擁有優質專業的教師團隊,6度榮獲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,設備先進完善,善用最新的科技提升學習動機及效能,使學生成為愛心滿滿至SMART的「創新」好兒童,將來為國家作貢獻!」
學生心聲
林雅芝 4年級
「我喜歡自己的學校,因為學校有大量多元化活動讓我們參加,例如星期五有多元化活動,我參加了塑膠彩畫班。另外,我是文化大使、升旗隊及幼童軍。我最喜歡的科目就是數學,之前覺得計算很麻煩,但愈學就愈覺得數學很有趣。我也很喜歡我的數學老師何老師,她的教學方式別開生面,例如她會教我們畫個T字找因素,學會了快速計算的好方法。」
李睿軒 2年級
「我很喜歡學校,因為學校有不同的活動。我是學校的英語大使,有一次英語日,有四個其他國家的人到訪學校,我和六年班的朱芷瑩姐姐一起用英語介紹English Starry Cafe。我還曾經到訪幼稚園,與外籍老師一起教幼稚園學生跳舞,很好玩及有意思。我最喜歡的科目是體育,因為可以強身健體,小息時我很喜歡去英語室、圖書館及中醫文化館參與不同活動,也喜歡去AI運動驛站做運動,還會到草地跑步。」
校網:(80 ) 北區
學校類別:全日制資助男女校
宗教:NA
辦學團體:鳳溪公立學校
創校年份:1932
校訓:謙信勤敏
教學語言:粵語及英文 (包括普通話教中文)
師生人數:教學人員50人、學生627人
班級:23班
設施:校舍樓高6層,設有24間配備互動電子白板的課室、科藝創意坊、創意夢工場、歷奇室、劇場、科學室、英語學習中心、音樂室、視藝室、創新中醫文化館及百草園等
課外活動:超過50項課外活動,如幼童軍、基督少年軍,各種球類訓練、高爾夫球、劍擊、滑板、花式跳繩、跆拳道、管弦樂團、陶瓷班、無人機班、英文戲劇社、東方舞、STEAM小小科學家及各項校隊等
聯繫中學:NA
地址:新界上水馬會道19號A
電話:2639 2201
網址:https://www.fkis.edu.hk
原文刊登於《媽媽寶寶》437期
雜誌詳情及訂閱優惠:http://bit.ly/42qpzP8
撰文:Jessica Chu | 攝影:麥國明(部分相片由受訪者提供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