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湊仔學堂】小孩有分離焦慮點算好?
到底是什麼原因令小朋友上課有不同反應?
▸ 其實心理學家John Bowlby(1969)在依附理論中,提出孩童時期的發展對成人時期有很大的影響,孩童的依附對日後的人格發展有很大的關係,依附理論中亦為小朋友分成四類型,當中包括:
(1)安全型 | (2)焦慮矛盾型 | (3)迴避型 | (4)混亂依附型
不同類型的小孩,當上課時遇上與父母分離,都會作出不同的反應。
✦ 安全型小孩 ✦
他們經過父母和老師的安撫之後,就會很快適應然後與其他同伴建立良好關係,這類安全型的小孩,長大之後與其他人關係亦會比較良好和穩定,能彼此信任和支持,他們對人會比較包容、諒解、易相處和懂得尊重別人。
✦ 焦慮矛盾型小孩 ✦
這類型的小孩,當與父母分離,就會在上課時會顯得比較焦慮,會大哭和有情緒不穩,如果在這個時期父母或老師處理得不好,小孩長大之後就會容易出現與別人產生矛盾的行為,因他們情緒思想不穩或出現極端反應,他們會很害怕孤獨和寂寞,而且會變得不能獨處。
✦ 迴避型小孩 ✦
他們與父母分離,在上課時會表現冷漠,這類型的小孩長大會比較害怕而且會逃避與人交往,他們會更傾向通過網絡或其他非面對面的渠道與人建立關係。
✦ 混亂依附型的小孩 ✦
他們與父母分離,在上課的時候很容易會作出一些比較偏激的事,例如會在教室中搶別人的玩具,或做出其他傷害同伴的激烈行為,例如:當小朋友下課回家之後,他可能因為妒忌家中的弟妹不用上課,而產生打弟妹的情況。
| 如何處理不同類型的小孩?
陪伴和聆聽是最好的良藥,父母在上課前要讓幼兒有足夠的心理準備,讓小朋友知道上課是他們其中一個需要學習的事,當他們下課後可以給予充足的時間,聆聽他們在學校發生的事,稱讚他們作出的良好行為,千萬不要把小孩拿來作比較,或嘲笑他們害怕分離的心情。
| 父母可多與學校溝通
偶然也會有一些小孩,因為想得到父母多一點的關心和注意,所以故意在父母前哭得非常厲害。父母可多和老師溝通,了解小孩在校內表現,千萬不要因為他們哭而百般遷就,更不要因為小孩哭或生病而放棄上課,這會很容易令小孩誤會,以為哭或生病就可以用這個理由不去學習,這樣只會影響小孩一生的心理和人格發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