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仔秘笈|仔女機不離手?3招戒走手機癮
3大成因小朋友機不離手
1.父母自身也是「機不離手」
小孩最愛模仿,當爸爸媽媽也是「低頭族」,時刻低頭看牢屏幕上層出不窮的資訊、追看平板電腦上預先下載的連續劇,或者與親朋好友絡繹不絕以短訊聊天。他們自然會對父母這個愛不釋手的「玩具」產生好奇,拿上手後自自然然有樣學樣,成為一個「低頭族」的小小族人,家長實在難辭其咎。
2.消遣工具
陳家裕老師提到新一代的小孩,多是獨生子女,因此他們欠缺一個陪伴成長的夥伴;而且他們也沒有特別的喜好,終日百無聊賴,容易依賴消遣工具打發時間。以往小朋友多喜愛電腦的線上遊戲或者軟件程式。近年,由於智能產品普及,智能手機儼如一部微型電腦,既輕巧又多元化。各式各樣的Apps自然成為他們的娛樂工具。智能手機由於輕巧、方便隨身攜帶,因此較之於電腦更易令小朋友上癮。
3.人有我有心態
來自朋輩的影響力,同樣是不容忽視的。當小朋友看到身邊的同學抑或朋友都手執一個最新型號的智能手機,友儕之間的話題都是在討論某個遊戲App,小朋友自然希望得到一部智能手機,以融入同輩的圈子。
機不離手之4大問題
陳老師指出,長時間使用智能產品,容易令小朋友上癮,不但形成一種沒有電話就不行的心理,更會引起以下4大問題:
1. 親子關係惡化
當父母看到子女終日埋首手機,不免感到生氣而斥責子女,並會想沒收他們的手機,以解決問題。子女自然不肯交出手機,多會「發脾氣」或者「扭計」,雙方的爭執便不斷。「機不離手」的衝突,無疑破壞了和諧的親子關係。
2. 忽略學業
「機不離手」令小朋友的作息時間表顛倒,他們的專注力全部投放在虛擬世果,失去了時間去溫習和做家課。有些小朋友即使在考試期間依舊「機不離手」,令學習成績一落千丈。
3. 缺乏正常社交
過份投入智能產品呈現的虛構世界,會令小朋友欠缺正常的社交,失去與其他人親身接觸的機會。長時間利用短訊與朋友聯絡,更會令他們的表達與溝通能力都減弱。
4. 危害生理健康
長時間看着屏幕,強光直射眼睛會令視力受損。另外當小朋友坐姿不良,每天低着頭把玩手機,時間一久便會導致有頸椎病的危機。除此之外,孩子的手指靈活性亦會因長期接觸熒光幕而降低,食指與中指兩隻手指最為容易勞損。
3招戒走手機癮
要拆解小朋友「機不離手」的問題,家長的角色十分重要,以下是陳老師提醒家長可以留意的3個地方:
1. 設立使用規則
小朋友的自控能力不高,因此家長可以擔任一個監管的角色,為小朋友訂立一些使用規則以規限他們。例如每天可以玩手機半個小時,一旦超時就要減去第二天的使用時間,以作補償。如果連續幾天都超時,便需受到暫停使用一天的懲罰。陳老師建議家長為小朋友準備一個計時器,以培養他們的時間觀念。
2. 全面了解智能產品用途
不少家長為了「機不離手」問題而經常與子女發生衝突,從而破壞了親子關係。有些家長會在一怒之下,就否定了智能產品的其他可取之處。其實家長可以參與一些工作坊與講座,全面了解智能產品的實用性與用途。只要用在正途,其實不少Apps和應用程式對語言學習、學術方面都有正面幫助。
3. 父母以身作則
家長是子女的模仿對象,家長的一舉一動會直接影響到小朋友的行為,因此若不想子女成為「機不離手」的「低頭族」族人。家長就應該以身作則,不可以隨時隨地都拿着手機,要成為子女的一個好榜樣。
幾多歲才適合接觸智能產品?
陳老師認為幼稚園或以下的小朋友,並無接觸智能產品的必要。小朋友在公眾場合「扭計」的情況實屬常見,很多時候家長為了盡快息事寧人,就會掏出智能手機給子女玩以分散他們的注意力。
其實家長應盡量避免讓他們過早接觸智能產品,因為智能產品呈現的只是一個虛構世界,幼兒更應該接觸的是一個實在的世界。當他們「扭計」之時,家長應該多與他們溝通了解子女的需要。畢竟手機不是建立親子關係的正常渠道,健康親子關係應透過家庭活動建立。當小朋友升讀小學後,年齡與心智亦相對成熟。家長便可以開始讓他們了解關於智能產品的應用資訊,並告訴他們一些手機的陷阱及危險,讓他們清楚手機的利與弊。
原文刊登於《家長不成文的管教法》
獨家教仔秘笈,多個專家教路,由小朋友心理到實用教養法,掌握小朋友所思所想,全面提升你的教養技巧。限時可享高達8折優惠,立即選購:https://bit.ly/3U9kFlK
資料提供:陳家裕 / 升學及擇業輔導老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