營養不良影響發育
小朋友能否正常成長發育,有賴吸收各種營養素來幫助生長。營養師黃倩雅表示,零至3歲這階段的小朋友,他們成長過程除了必須吸收主要提供能量的宏量營養素,包括五穀、蛋白質及油脂外,還需額外注意鐵質、碘質、DHA和維他命A的攝取。
小朋友在6 個月大後,所需的鐵質較初生時多,每天建議攝取9至10毫克。碘質是神經系統發展的必要元素,每天建議攝取90至115毫克。而DHA則有助小朋友的神經系統發展,每天建議攝取500至700毫克。在引進固體食物期間,由於嬰兒的飲奶量減少,嬰兒身體內的維他命A儲備便會迅速下降。因此,建議6個月大至3歲的小朋友每天攝取310至350微克的維他命A。黃倩雅表示,當小朋友缺乏了鐵質、碘質、DHA和維他命A時,他們容易出現缺鐵性貧血、容易疲倦和抵抗力下降,其智力及發育也會遲緩,以及影響皮膚的健康。
進食太多零食所致
雖然現在社會經濟營環境轉變,大家衣食足夠,但小朋友仍然會出現營養不良的情況。黃倩雅表示,營養不良包含了營養不足與營養過剩。營養不足方面,豐衣足食指進食的份量較多和充足,但不等於營養價值同樣多。她舉例說,如在加工、油炸和高脂食物中,脂肪含量較多,蛋白質含量其實相對較少。另一方面,進食高糖分的食物或飲品,如中西糕點、甜品、雪糕和汽水,攝取了大量游離糖時,與全穀類澱粉相比卻缺乏了維他命B雜和纖維。
消費者委員會和食物安全中心於2015年的一項調查中顯示,某些本地食肆的兒童餐的飽和脂肪、糖和鈉含量可多於兒童每天建議的攝取上限,甚至超出達6倍。另一方面,2010年的美國飲食協會雜誌也提到,來自添加糖和固體脂肪的空熱量佔 2至18 歲兒童和青少年每日總熱量攝取的 40%。可見進食份量足夠時,當中攝取的營養素質素未必同樣足夠和良好。
易倦易怒
黃倩雅表示,當小朋友出現營養不良時,會出現以下3種徵狀:
1.營養不良的小朋友有機會會生長緩慢,沒有以預期的速度增長或增加體重;
2.行為改變,例如異常易怒、緩慢或焦慮,或者精力不足;
3.比其他孩子更容易疲倦。
尤其缺乏維他命A、C、D
黃倩雅說出現營養不良的小朋友,他們特別需要關注維他命A、C 和 D,以及碘質和鐵質的攝取是否充足。當小朋友缺乏充足的能量和營養素時,有機會出現以下2種問題,包括導致發育遲緩和影響荷爾蒙的正常運作;而未能攝取足夠的維他命和礦物質如維他命B雜和鐵時,也有機會影響新陳代謝和免疫系統的健康。
以身作則
想改善小朋友營養不良的問題,黃倩雅建議,最重要首先是家長以身作則,由自身實踐均衡飲食,小朋友自然會效法,進食不同食物,從中吸收各種營養。此外,家長可盡早在小朋友的飲食中逐漸少量添加新食物,以引入各樣的食物和口味。同時於他們吃一種新食物時,可以給予讚美,來幫助減少孩子出現偏食的情況。若小朋友未能於正餐時進食足夠的食物供身體所需,也可在正餐之間安排份量較少的茶點。
黃倩雅補充,在安排均衡的飲食時,家長可提供充足的澱粉類食物,如麵包、飯、麵食、薯仔,以及一些高蛋白質的食物來源,如肉、魚、蛋和豆類,再提供不同類型的水果和蔬菜,以及一些牛奶和奶製品,這樣小朋友便能得到均衡及充足的營養素。
參考醫護人員意見
很多家長會擔心小朋友營養不良,而給他們服用營養補充品。黃倩雅表示,當家長當嘗試調整小朋友的飲食後,營養不良的情況仍然未能有效改善,可考慮先諮詢醫護人員的意見,以提供高能量和蛋白質營養補充劑,或維他命和礦物質補充劑,幫助小朋友改善問題。不過,她提醒家長,由於營養補充劑有機會含有高量的營養素,攝取過量會對身體有害,所以,應先諮詢醫護人員意見,才讓小朋友服用。
參考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的建議,過份依賴這類型產品會減少幼兒嘗試進食某種食物的機會,有礙他們培養正面的飲食習慣。因此,長遠還是建議從飲食及生活習慣中作調整,才可持續地改善小朋友營養不良的情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