音樂人馮穎琪 開啟兒子關閉心
馮穎琪 Profile
• 育有一個13歲兒子
• 現為香港作曲人、作詞人、創作歌手
• 著有不少膾炙人口的作品,如《放不低》、《只因有着你》、《玩味》、 《最佳位置》、《雌雄同體》及《弱水三千》等
打破人生規劃
在香港生兒育女,父母難免很早便會為孩子安排入讀幼兒班、幼稚園等升學準備,馮穎琪亦不例外。在孩子歲半時,便安排他入讀幼兒班,但自兒子兩歲起,馮穎琪便知道兒子是有自閉症。這個消息,打破了她的人生規劃。「即使後來知道他確診自閉症的時候,我幻想不到他的未來,我真心覺得沒有希望。」她知道兒子往後都需要很多照顧,但自己喜歡的音樂工作,卻不是朝九晚五那樣穩定,「當時我會問自己,我是不是要放棄所有音樂工作,我是不是要做個廿四孝的母親才是解決方案?」
說不出口
每個媽媽對孩子都有無限希望,然而她看着兒子,竟感到絕望,以往的人生經驗亦完全用不上。兒子患有自閉症,令馮穎琪一度陷入黑洞。由於自閉症於嬰兒期時較難被發現,一般也是待至約三、四歲,發現孩子仍未達到應有的語言能力,經由專家檢驗後才會被確診。為把握三歲的診治黃金期,在兒子兩至五歲時,馮穎琪便四出奔波為兒子找語言治療師、職業治療師、接受特殊教育等,令她的音樂創作幾乎完全停頓。她回憶道:「我不敢和工作上接觸的人說,感覺很羞愧,也不想小朋友被標籤,也就不敢提。作品遲交,拖慢進度,又不好意思解釋。」 「自閉症」三個字,始終說不出口。
自覺掌握不到所有
自閉症兒童不好受,照顧自閉症兒童的家長也不好受。自閉症是一種長期發展障礙,需要家人長年照顧患者,承受社會的歧視目光,更需要巨大的勇氣來面對家人,為馮穎琪構成沉重的壓力及負擔。而長輩初時曾經堅持孫子沒問題,常對她說:「你信我啦,他沒事的!」可是當幾個醫生診斷有事,又怎能當無事?為把握治療的黃金期,馮穎琪堅持每天帶兒子做很多訓練及療程,但效果並不顯著。「我從前十分相信所有東西,勤力就會做到,自己幾十年來都這樣,但對我兒子不行,很大打擊!」即使馮穎琪每天花盡力氣控制自己的情緒,但亦毫無改變,甚至更影響了創作。「我作為一個創作人,但我寫不到音樂,這是很大的打擊。那時,我常問自己為何有這麼多事情我掌握不到呢?無論是工作,還是小朋友的生活。」
盡早介入 適切支援
照顧自閉症子女,父母或許會有感到無助和迷惘的時候。馮穎琪坦言尤其作為新手父母,平日閱讀再多的育兒書籍也是沒有用,即使孩子真的有自閉症,但其實也會與其他小朋友一樣有正常的發展特質,他們會喊、會扭計,也很難分辨得到,一般人不容易察覺。其實自閉症分別有不同種類,而馮穎琪的兒子說話能力比一般同齡孩子欠佳。「那時我帶兒子去見一些兒童行為發展科的醫生,其實也沒有實質幫助,家長回到家也是無所適從,沒有後期支援和輔導,不知如何幫助孩子。」
其實不只自閉症孩子需要被幫助,其父母也需要被支援。兜兜轉轉,馮穎琪表示幸好遇上了協康會,能夠為三歲前的孩子提供適切及全面的診治。中心更有不少專家可為小朋友提供全方位發展,如針對語言、大小肌肉等,作一站式專門訓練,免卻無助的父母四處奔波,能夠盡早得到幫助。而且中心亦對家長提供很多支援,如行為輔導、如何管教孩子等,協助她在家訓練兒子的語言發展和專注力。「原本只顧着找方法想孩子變好,卻不曾留意,或已忘記了該如何與他溝通。但這個過程中,讓我學會從兒子的角度出發,才能真正幫助小朋友找到他的難處。」
心門被打開
今日的侃侃而談,是經過多少痛苦修成的正果。兒子患自閉症, 馮穎琪一直不敢公開,怕他被人標籤,自以為這是對兒子的保護。 「為了照顧他,的確嚴重影響我的生活,有段日子我經常遲交歌, 又不敢跟人坦白真正原因,去到後期,甚至想過放棄音樂。」直到2011至12年,馮穎琪終於踏出勇氣的一步,向育有一位孩子的音樂人坦白自己的個人問題,她問:「我想不再做音樂,你覺得如何?」 對方感到很震驚,反問她為甚麼會這麼說,因為她曾經為音樂放棄律師工作,不知馮穎琪為何竟然萌生離開音樂的念頭。對方跟馮穎琪說:「你不要以為兒子不會說話,就等同不明白你說甚麼。你自以為掩飾是保護,但如果你一輩子不跟人說兒子有甚麼難處,但在兒子看在眼內,他可能覺得你以他為恥,感覺不好受。」
一言驚醒夢中人。「我從來沒這樣想過,以為是在保護他,但如果我都走不出來,怎能幫他?我只是一直用了自己的想法套用在他身上。我保護他的同時,令他有不好的情緒。我開始變了,與其不跟別人分享問題,倒不如分享,可能別人會明白呢!如果有人不接受我,那我就別跟他們工作吧!」馮穎琪慶幸打開了門,讓朋友替她分憂,讓她有不一樣的心來面對兒子的不同。
接受兒子的不同
當下解決不到的問題,不代表這一輩子都解決不了。若果2011年,馮穎琪決定放棄音樂,繼續用負面的情緒照顧兒子,或許她不會找得到心靈的平衡。在被音樂同行點醒後,馮穎琪重新在音樂找力量,2014年發行的《門》,就是馮穎琪首次公開地說:我兒子是自閉症。歌詞其中一句是「門內你如為到樹幹枯枝專注了,讓我盡量羨慕樹中的小鳥」,她的「如夢初醒」,慢慢讓她能夠打開門,走進兒子緊閉的門內,用他的眼睛重新看世界。「他有病,其實他知道的,他沒有辦法解決,但他可以感應其他人如何跟他相處。」從那段時期開始,他不再去迫兒子由早到晚接受不同的訓練,只要她放鬆,保持愉快的心情,兒子也會少一點壓力。
馮穎琪開始敢對兒子有希望,「他兩歲時,我覺得沒希望,但不能計劃他讀大學,可以計劃別的。今天便訓練他的自理能力,也許長大了可以自己出門坐車?我現在找到自己平衡的生活,總不能擔心太多。」有時候,大人總希望小朋友能夠即時有反應,需要等數秒便失去耐性,已出手幫助,卻忽略了其實孩子可能只是需要多2、3秒,便可以嘗試說出口,但大人並沒有多給那2秒的時間。她笑言別人學三次,也許兒子要學三百次,但總能教會一點。
從孩子身上學會的事
都市人總是忙碌,匆匆而過,不常留意身邊的事物,馮穎琪坦言從前孩子仍未出生,自己也是如此,但孩子的來臨卻為她帶來轉變。她的兒子有一個特別的喜好,就是遊車河。平時人乘車是因為有目的地而乘車,但她的兒子卻是沒有任何目的地,只是喜歡遊車河時可以觀望四周的環境。而且,馮穎琪笑言兒子平時會逐顆米來咀嚼,因此吃得很慢,但其實是因為兒子很愛吃飯,每顆米來咀嚼,是因為他很喜歡吃,想細味當中的味道。這些生活例子,令馮穎琪重新思考她的生活,人們總是習慣重視結果,但兒子卻教會她學習重視過程,學懂欣賞周邊的事物,慢活人生。兒子對身邊事物的敏感,無論是一陣微風,還是樹枝上的小鳥,他都可以專注地望着很長的時間,這些行為也成為了馮穎琪的創作靈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