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何愛Say no?
幼兒的年齡漸長,他們的語言、認知、情緒及身體等能力也隨之進步,本來是好事,但與此同時,他們卻「越大越不聽話,甚麼事都反抗,變得很有主見」,的確令父母十分懊惱。到底該怎麼辦?
個案
胡太:「小敏越大越不聽話,甚麼事都反抗,以前她很易接受我的安排,無論起居飲食,作息或活動,她都會遵行,但近期她卻是事事說『不』,愛自己作主,例如我叫她睡午覺,她就要堅持玩玩具,為此我不知罵了她多少次,我真不希望這樣的情況持續下去,破壞彼此間的感情。」
證明認知能力增加
幼兒隨年齡漸長,他們的語言、認知、情緒及身體等能力也隨之進步,以往可能是個十分被動,完全依賴的嬰兒,現在卻變成很有主見的幼兒,這樣的發展,也是正常的現象。
研究顯示,「幼兒有主見」也反映了他們的腦部正在發展,認知能力增加,能力的提升也使他們對身邊的環境充滿好奇;有時他們也會喜歡出主意,對於父母的提議常常說「不」來證明自己的能力;有時甚至挑戰父母的權威,父母感到生氣之餘,也覺得幼兒不合作。其實幼兒只是用他們有限的智能來探索四周的環境,但因為智力不足,使他們作出一些不合作和反叛的行為。
幼兒常聽到「不」
幼兒喜歡說「不」,也因為「不」是他們常聽到的一個詞彙,幼兒聽得越多,模仿的機會越高,因此父母發放信息或指令時,可以告訴幼兒應該要作的行為,例如幼兒不肯睡午覺,父母可告訴他們睡午覺可使他們恢復體力玩玩具,然後問他們想要現在睡覺或聽完故事後才睡覺,父母也可在房間內陪伴他們多一會。
父母若需要說「不」時,也要告訴幼兒說「不」的原因和甚麼是可接納的行為,例如幼兒愛摔玩具,父母可告訴他們,玩具不是用來摔的,它會被破壞,然後可提議他們玩拋籃球。若父母只是說不准這樣,不准那樣,而沒有告訴他們正確的行為,幼兒就不知道甚麼是恰當的行為,反而強化了他們不恰當的行為。
給予幼兒選擇機會
幼兒喜歡作決定是一件好事,既可訓練他們的獨立性,也可鼓勵思考,為了避免他們常常說「不」,父母可給他們選擇,讓他們當中作決定。但父母給予選擇時,需要知道這些選擇的可行性,例如問幼兒:「你想去公園或留在家中玩?」父母若不想幼兒出外,就不要給予他們出街的選擇,免得幼兒作出決定後,父母不悅而推翻,使幼兒不快。父母也不要給予幼兒太多選擇,使他們混亂而無從作決定,給幼兒選擇不單可增加他們執行指令的機會,也可避免他們說「不」來拒絕你對其要求。
資料提供:葉秀微/註冊心理學家